“厂中厂”作为工业集聚区的重要形态,其安全生产管理直接关系企业生产稳定和员工生命安全。近期,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以“事前精细组织、过程规范开展、执法普法并重”为抓手,以“突出重点、突出联动、突出精准”为保障,深入开展“厂中厂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行动,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。
精心组织,构建“全链条”责任体系
依托“大数据+网格化”手段,广陵区建立区、街道、社区、企业四级联动机制,对“厂中厂”租赁关系、厂房结构、工艺风险等开展“过筛子”式排查。在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中动态更新“一企一档”信息库,确保底数清、情况明。在现有涉及分割分层分生产线租赁的企业的基础上,结合生产工艺和物料特性,划分3个风险等级,并将一、二级作为重点整治对象,加大整治力度。
凝聚合力,强化“多维度”联动监管
整合应急部门监管、执法力量,调动区、镇两级人员部署,成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组,形成“统一思想、分工协作、联防联控”的工作格局。广陵区采取“深度检查+突击抽查”模式,对“厂中厂”企业安全出口堵塞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、承包单位统一、协调管理情况等重点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。深入核实涉及混料提纯釜、导热油等设备设施的企业底数,指导属地结合重点检查事项持续开展治理。督促企业依法定期开展设备检测检验,完善设备操作规程,落实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要求,制定完善和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方案,杜绝生产过程中的违章指挥、冒险作业。紧抓出租方这个“牛鼻子”,分类强化、统一管理,确保责任落实到人。通过行动,不断总结推广安全管家、安全物业、团购安责险等经验做法,切实有效提高“厂中厂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。
宽严相济,打造“双驱动”治理格局
为170余家企业送去近200份“安全生产本质提升大礼包”。广陵区以点对点、面对面的方式,针对企业负责人、安全管理人员、一线员工开展差异化普法,重点解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《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》等法律法规,结合典型案例剖析责任后果,提供安全生产自查自纠表和安全生产隐患图鉴,帮助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。同时,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分为三组,对广陵经济开发区“厂中厂”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,对违法违规企业要依法查处,真正做到查处一批,警示教育一批。目前已对3家出租方、25家承租方开展监督检查,发现一般事故隐患6条,重大事故隐患2条。
安全无小事,责任重于山。下一步,广陵区将以技术服务保障为支撑,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,以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推进“厂中厂”安全生产治理,全力打赢专项整治“治理仗”,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